玫瑰花心  

  

 

你曾經,迷戀過一個人嗎?

 

那是個怎樣的對象?你們是什麼樣的關係?

 

你如何處理你的迷戀呢?順著它?壓抑它?表達它?

 

你的迷戀,有著怎樣的內涵、發展和結局呢?

 

你喜歡你的迷戀嗎?還是為它所苦?

 

你曾否想過,為何會愛上他/她?

 

這樣的迷戀,給你的生活帶來了何種意義、好處和壞處?

 

現在,你還在迷戀之中嗎?

 

……

 

 

 

作家張惠菁在「你不相信的事」一書中曾寫到:「迷戀,始於對對方突然乍現的愛戀,最終卻成了和自己的關係。」。讀到這句話的當下,真覺得心有戚戚焉,佩服作者用那麼簡潔的文字,卻精確傳達出迷戀這件事的精髓。可不是嗎?喜歡一個人,常常是不知不覺中,不知何時地,或者一見鍾情地,就把他放到心裡的位置了。從此以後,常常想起他,渴望見到他,期盼更認識他。……可是,為什麼會喜歡他呢?真的是因為他的特質、個性,或是外表、條件嗎?有類似特質和條件的人很多,為什麼我們會喜歡上這個人,而不是另一個人?……與其說是對方的條件、特質,倒不如說是自己的需求和心理狀態吧!因為需要,所以看見;因為需要,所以被吸引;因為需要,所以無法自拔、難以超脫;也因為需要,得不到滿足時也就更加的痛苦。…..說穿了,迷戀的開始和蔓延,其實都是自己的內在種種在作祟吧!

 

關於迷戀這件事,「當尼采哭泣」這本書裡,有更貼切傳神的描繪。書中的布雷爾醫師,受苦於對一個病人的迷戀,無法自拔,這也嚴重影響了他和妻子的親密關係,還有他生活中的諸多感受。書中的內容在此不多談,建議所有為迷戀所苦的人,都可以去讀讀這本書,也許能協助你解決迷戀帶來的煩擾和苦惱。如果,你有足夠的耐心、喜歡思考和自省的習慣,還有點心理學背景的話,那就更能從這本書中獲益了。

 

而「愛情的條件」一書則指出,迷戀中的人,往往會把對方和自己都理想化,把對方想像得比實際的好,也把自己想像成現實中無法達成的模樣。迷戀往往基於此時短暫的「想要」,而非真正適合自己的「需要」。換言之,迷戀不同於愛情初期常見的「激情」(passion)之處在於,除了後者所具備的那種渴望、想念、熱情、吸引力之外,迷戀還多了「幻想」的成分,當事人沈醉於自己的幻想中,缺乏對這段關係的理性思考或審視檢驗。

 

所以,作者約翰.阿姆斯壯認為,治療迷戀最好的方法,就是打破當事人的幻想,回歸現實。無論是現實的乏善可陳、柴米油鹽,或是看清對方和自己的實際模樣及諸多限制,都有助於超脫迷戀。作者也認為,迷戀若能和友誼結合,會比和浪漫愛情的結合,更能成就一段成熟的愛情。

 

 

「當尼采哭泣」一書則提供了更多減輕迷戀的方法,這些方法都呈現在書中主角和尼采的對話裡。在此略做整理,或許,曾為迷戀所苦的你我,也能藉此踏著書中主角的足跡,走上一段自我探索和自我療癒的旅程吧!

 

其中有些方法,有著存在主義的脈絡:

你曾否問過自己:「如果我不是在想著他,如果我不是為這些渴望所盤據,那我會想些什麼呢?」……很可能,我們就不禁想到目前生活中的一些困境,包括:對自身和對過去的不滿、人際關係或親密關係的困境、對未來的徬徨和迷惑、生命的意義和目的、孤單或絕望的感受……,這些嚴肅得多,又困難得多的議題。有時候,對對方的想望、渴求,其實是避免自己去觸及內在更深、更難以解決、更不想面對的問題的方法。有人可期待、可想念,畢竟是較為開心歡愉的。只是,當我們將注意力全然放在他者和未來時,這樣的逃避,其實一點也沒有解決自己生命的難題。

 

或者,你曾否也問過自己:「這樣的迷戀,對我的生活、生命而言,有著什麼樣的意義呢?如果沒有他,沒有這場迷戀,我的生活、生命,會是什麼樣子?」……是一灘死水、枯燥無趣的感受嗎?迷戀為生活帶來了重心?增添了熱情、色彩、變化和樂趣?還是藉由愛情的幻影,彷彿重新經歷年輕?……如果我們能跳脫迷戀,思索一下,這迷戀存在的目的、它之於自己的意義和象徵,或許,原來混沌的一切,就能逐漸清晰起來。

 

 

也有些方法,是運用了行為治療的原理:

例如,聚焦在對方的醜惡面,去注意對方的缺點;或把對方的影像和令自己不悅的事物聯想在一起,去想像那個畫面;或者,每當自己又在思念對方時,大聲地遏令自己停止,甚至給自己一些處罰;記錄自己花在思念對方的時間,看看這些想望佔據了自己多少的生命;又或者,運用矛盾的方式,強迫自己在一段時間裡,非想念他不可。……這些方法看起來詭異嗎?它們都是運用了行為治療的精神。大家或可試試,是否真能減輕自己的迷戀,如果你深深為此所苦的話。

 

 

而有些方法,則是有著精神分析的脈絡:

你所迷戀的,真的是那個「他」嗎?還是那種有人可迷戀的感覺?或者,是在他身上的,別人的影子?……就如同莫泊桑的小說所描繪的,「你是愛上那夜的月光」,而不是月光下的他。書中主角的迷戀,亦是在經過自我分析和尼采的抽絲剝繭之後,逐漸釐清對對方的欲求與渴望,其實是過去未從母親處得到滿足的依戀在作祟;而書中尼采的結論:「你對她的妄想,其實與她無關。」,更是點出了我們常在某人身上,追尋我們過去在重要他人那裡未被滿足的需要。於是,我們的愛戀欲求,其實很可能,與那個對象本身,無關。 

 

所以,若抽離出來旁觀一下,你將會看見什麼?你和他的互動,是怎樣的樣貌?你們以什麼角色、關係互動?……書中提及最有效的方法,是看見對方與第三者間,也有著和自己完全一樣的互動模式。當我們像個旁觀者般,看見另一個人,在重覆著自己的互動、感受;也同樣地想著對方、戀著對方,那般深陷其中無法自拔。於是,剎那間,彷彿看清了自己沈浸在迷戀中的樣貌和角色。於是,清醒了!

 

 

對我而言,抽離(或者真正地離開)、旁觀、沈澱、思索,似乎是讓自己能試著從迷戀中抽身,而不被它淹沒的方法。當自己能夠抽離出來旁觀彼此的互動,才能看清自己、看清對方,釐清什麼是兩人間的真實關係、什麼是自己的需求而加諸於對方的期待;然後,方能從迷戀中抽身,或者,讓迷戀成為一種享受,而非苦惱。

 

也許,迷戀就像上癮一樣,它的發展、存在和消退,背後的原因和所需的方法往往不是單一的。也曾有朋友分享,他解決迷戀的方法是,轉移注意力,把重心放在其他人事物上,不再去解讀對方的話語行動、不再去想他,也試著接受不完美的結局,接受失落,學習放手。

 

然後,當我們回到和自身的關係,如同「當尼采哭泣」一書的作者Irvin D. Yalom(美國存在與人際心理治療大師)所說的,其實是很鼓勵大家去思考這樣的問題:「什麼才是我想過的生活?我想成為怎樣的自己?」……唯有將注意力放在此時此刻的自己,去碰觸自己根源的、關於存在的議題,我們才能停止逃避,停止從他者身上尋求滿足,停止不健康的、自毀式的迷戀。……書中有段不錯的話:「要與另一個人發生關連,人必須先跟自己發生關連。如果我們不能擁抱我們自身的孤獨,我們只是利用他人作為對抗孤立的一面擋箭牌而已。」。

 

與大家共勉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Flavia &Veron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